F1
Aston Martin Red Bull F1赛车车队登上俄罗斯航天员训练机,在天空受限零重力的状态,让进站换胎任务进入前所未见的新境界。
Aston Martin Red Bull 赛车车队在2019 年赛季就完成了3次进站换胎的新纪录,但他们并不以此志得意满。 他们进而在1万米高空,搭乘伊留申 Il-76 MDK航天员训练机找到一个新的挑战。
在俄罗斯航空局的协助下,RedBull团队将2005 RB1赛车运抵了星城尤里·加加林的航天员培训中心,并以实际行动验证,在天空零重力进站换胎确实是唯一的限制。
飞机机身内的定制套件(与美国航天总署使用的对应飞机机种通常称为“呕吐彗星”(Vomit comet)),车队完成了为期一周的飞行训练,每次飞行皆是一系列拋物线的组合动作-飞机以45°角度爬升,然后以45°的弹道弧度落下–维修人员在下一次爬升之前的零重力持续大约22秒进行进站拍摄。
他们协助我们做好漂浮的动作
机械师Paul Knight表示:“第一个拋物线我们真的觉得很难适应。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你做好准备,因此我们的航空局讲师告诉我们,先坐下来习惯一下这样的经验。此时没有上升或下降的感觉;爬升到2G时,感觉就像是正常体重的两倍,好像是种在地上,动弹不得。 当你漂浮在顶端时,感觉刚好相反,好像进入自由落体。而他们也协助我们做好漂浮的动作。”
Knight补充道:“起初我们有点像冰上小鹿斑比-到处跌跌撞撞。但当我们搞懂如何掌控自己,并且应对这种感觉的最佳方法后,这真是一次了不起的经验,实在是难以想象。”
不过,失重会导致一些非常不舒服的副作用。 航空局的发言人表示:在地面上(内耳)前庭系统在重力作用下的某些条件下作用。但是在失重状态时,这种感觉系统需要时间来适应。但在这种情况下,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,这就是“呕吐彗星”名称的由来。
不仅飞行的机组人员、维修站人员和航天员培训师一起搭乘伊留申(Ilyushin)飞机,全程一起承受这些折磨。其中还包括了制作团队也在天空中“漂浮”-尤其导演Andreas Bruns,他做了万全的准备,以防像云霄飞车般影响工作的执行。
“我和侄子一起去了主题公园一趟,看看身体对重力的承受度。坦白说,一段时间后,我们的脸都绿了。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回过神来。但我发现最好的方法是,在飞行的过程中让自己保持在忙碌的状态,这似乎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。”
坦白说,一段时间后,我们的脸都绿了。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回过神来。
Bruns全程负责这项项目的规划与执行。在完成最初的草图之后,他拿到了在俄罗斯制造的保丽龙模型,Aston Martin Red Bull 赛车团队和俄罗斯航天局训练员可以在上面进行练习,考虑到飞机的时间限制,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关键。
他解释道:“我们做了7架次,总共约80次拋物线飞行,大约完成了25次漂浮。第1次飞行是以测试为目的,我们共拍摄大约70个拋物线影片,这意味着每次漂浮可能需要拍摄2到3次。我们非常仔细且周详地计划了所有的事情,但是零重力确实让人感到惊讶,并且两次拋物线之间的间隔时间在2到5分钟之间,我们必须快速想出解决方案。”
我们非常仔细且周详地计划了所有的事情,但零重力确实让人感到惊讶
车队最后选择将2005 RB1赛车带到俄罗斯挑战零重力,而非目前现伇的车款。Aston Martin Red Bull 赛车车队将2005年的赛车,在这次旅行中重新刷上涂装,与后续车款相比,它具有参与测试的优势。
品牌和活动负责人Marcus Prosser表示:我们选择RB1,是因为她是一位重量较轻的女士。她抓住了时光倒流的岁月,再次重登重要角色。我们建造了一些相当复杂的设定,隐藏了所有的灯光和摄影机。空间非常地宝贵,而较狭窄的赛车让我们在机身内的机动性更高。
Red Bull第1辆F1赛车的特殊例子,还具有“硬化”的优势,以防磨损的伤害。 它是经常在公共活动中使用的底盘,邀请赛车迷尝试自行进出所设计。因此,它加强了车轴和螺纹–对于将赛车从2G攀登到失重坠落,并再次返回将其抛向天空这一点非常有用。
后勤首席机械长Joe Robinson表示:“尽管实际上,我们毫发无损地完成了拍摄的工作,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,进行任何必要的修复工作,当然,它确实受到了一些损害。一位工作人员首先将头盔降落在前翼上,这真的是弄了一团糟。事件发生后我拿着头盔回到工厂时,大笑了起来,并解释说我需要修理,因为航天员撞到了它。”
一位工作人员首先将头盔降落在赛车前翼上,这真的是弄了一团糟。事件发生后我拿着头盔回到工厂时,大笑了起来,并解释说我需要修理,因为航天员撞到了它。
Robinson表示:“体力的挑战,没错,这是最艰难的。这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多了。当没有重力时,你会意识到自己有多依赖重力!当赛车漂浮时,像拴紧螺丝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变得非常困难,而唯一的控制就是经由脚踝的力量(塞入地板带中)。这是以不同的方式挑战你平常的思考与操作逻辑-这种感觉真的是太酷了。”
拍摄无重力进站是一项特别困难的提议。在每个失重期之前和之后,都必须仔细地固定汽车和设备(当汽车,轮胎和维修人员离甲板一米远时,没人希望重力返回),从而将每次拍摄时间减少到大约15秒。这可能是现场示范团队进行过的技术要求最高的一次行动,但也可能是最有意义的行动。
后勤团队的协调员Mark Willis表示:我曾参加一些非常特别的活动。从在基茨比厄尔激流回旋车到阿根廷的盐湖,我们去过一些奇怪的地方,做过一些奇怪的事情。最终这项是最奇特的,也是最特别的,因为根本难以比较。
我们去过一些奇怪的地方,做过一些奇怪的事情。最终这项是最奇特的,也是最特别的
零重力进站影片现在已推出。你可能会觉得这是非常高端的计算机合成技术(CGI)作品,但这是一辆真正的F1赛车,漂浮在真实的飞机上,充满了真正的机械原理,我们大家现在都已回到了地球。
Bruns结语表示:“我已经学到,如果你与敬业的团队一起工作,只要继续不断前进并保持专注,一切皆有可能。那么,接下来会是什么呢?我们准备飞往月球还是什么呢?”
随时随地体验RedBull.com的精彩内容,欢迎点击下载Red Bull TV iPhone和安卓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序。
关注Red Bull新浪微博 @奥地利红牛,官方微信公众号“奥地利红牛”获取一手前沿资讯!